积极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优势农业促进产业转型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的优势正在由传统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强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同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那么当前我们在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当中面临哪些困难与问题?我们又应该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创设品牌强农政策?
第一,品牌创建意识不强。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的农业生产者满足于传统的营销模式,对打造品牌缺乏应有的认识,自主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不高,品牌建设的力度不大,产品进入大市场的不多。很多农民、企业生产者都想着依赖政府的补贴,创建品牌的自觉性不高,缺乏品牌意识。第二,品牌影响力不够大。虽然有着自己的品牌,但品牌的档次相对较低,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品牌产品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没有几个真正深入人心的知名品牌。
第三,品牌产品的规模小。品牌产品加工能力低下,生产较为分散,企业与基地、农民之间关系不够紧密,产业的带动性不够强。企业与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协调,导致出现有产业,没有领头人;大产业,领头人规模偏小等现象。第四,农产品加工包装滞后。产品大多集中于基础原材料、原材料的初加工、传统产业,初级产品比重大,加工企业的规模由于品牌企业的规模小也变小,加工精度和开发深度不够,加工出的产品大众化不具有独特性,科技含量不高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品牌的建设。
那么品牌建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呢?第一,我们要强化领导,转变观念,增强品牌创建意识。大力开展树立品牌的宣传活动,制定品牌建设的规划。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含量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特别是品牌的竞争。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的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来研究制定扶持品牌建设的各项政策。第二,健全机制,打好品牌创建基础。要打好品牌创建基础,一来要加快基地建设。基地是品牌生存的根本,也是建设品牌的基础。二来要壮大带头企业。带头企业是品牌经营的核心,要大力扶持有开发潜质的带头企业,让他们把品牌做大做强。
第二,要加强合作意识。一方面要加强与省内外品牌企业的合作,汲取他们在品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要利用自身企业的优势,联合其它企业来弥补自身企业的劣势,大家一起创品牌。第四,要坚持原则,推进创新,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量。农业的标准化建设是其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建设品牌的关键。要抓好质量监督检测,严格按照要求使用化肥、激素、添加剂等物质。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改变只销售初级农产品的营销手段,通过对产品的精加工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同时还要大力鼓励农产品的商标注册,让商户懂得用商标来保护自己,扩大市场份额,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品牌是一个企业存在与发展的灵魂,产品本身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所以必须要注重品牌,构筑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品牌还是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特有标志,包含了企业的形象、文化、价值等,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前提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品牌有着巨大的无形价值,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应当尤为重视品牌的建设;当然这并不是说请当红的明星代言打广告,而是用自己的诚信和口碑建立起来的。现在的市场竞争其实就是品牌核心优势的竞争,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支撑的商品是脆弱的商品,没有品牌根基的市场可以说根本无法长久占领市场的一席之地。因此,只有企业都认识到品牌才是最珍贵的资产,品牌建设才能够得到发展。不是只有大企业才需要品牌建设,中小企业更需要去建设属于自身的品牌才能够在竞争当中迅速崛起并继续发展壮大下去。